學習說一口好故事

在我們的創意課裡,編故事、找到故事切入點、說故事都是訓練的方式,這包含著四個階段的練習。關於編故事、找到故事切入點,只要掌握幾個重要元素,這些難度應該都不高。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課程

創意雖需要無邊無際的空間,但是商業化卻需要進度與效率。這兩者的平衡點,就是管理的技巧。創意比什麼都需要管理,而這套創意管理方式比較特別,因為多一分則壓抑,少一分則散漫。

miniMBA中高階經理人精華版課程

不論是你職場新人或是老鳥,定期補充「管理知能」,早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正是因為這樣的需求而展開,miniMBA中高階經理人精華版課程每一個單元皆精心規劃了理論實務的結合,精選九大管理主題快速、有效提升補充主管的「管理知能」。

五感行銷課程

文化創意脫離不了對歷史、人文的爬梳,也離不開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五感。文化創意或許可以是藝術,但文化創意產業卻是以獲利為前提,運用舊有文化資產,獲取新報酬的方式或手段。

培訓人才是企業強壯的根本

不論是你職場新人或是老鳥,定期補充「管理知能」,早已成為所有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在工作中,學習「管理知能」不但是自我能力的精進,提昇自己職場競爭力,更能在學習與工作間相互印證,效果更是驚人。

學員互動激發更多學習能量

無論是在課程學習中,或是整套課程學習後,普拉爵提供的「ECS企業教練系統」都能以企業教練方式,協助與輔導管理主管慢慢上手,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設計思考課更適合管理、廣告、公關、企劃人員

在設計思考養成班中,屬於公開班類型,或是學員群體分屬不同部門。設計思考團隊培訓班的學員,適合同一家公司、企業、學校、部門或是團體,有一致性的目標或是共同方向。

如何寫一份漂亮的企畫書

企劃人員並不是靠職稱和資金說服別人,更不是仰賴年資或是參與人數的多寡,企劃人員靠的是故事和夢想。一份好的企劃,要能表達自己想做的,要展示自己執行的實力與決心。

薛良凱的創意思考學習系統

企業要增加競爭力,往往需要具備多種職能的人才;在同性質企業間,為了能突破彼此商業競爭,則必須創造更多的差異化,拉大自身與其他企業的差距。針對企業的各種特殊需求,人力資源將目標放在兩個方向:
  1. 招募新血:按需招募,可以快速補足企業本身所欠缺的職能。但是缺點是對企業運作需要時間熟悉,而且新人忠誠度、團隊運作默契都需要時間培養。
  2. 訓練員工:舊員工對企業運作、企業生態有深入了解,訓練舊員工一方面能減低新任務的適應性與風險,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既有員工素質,創造永續企業競爭力。
無論是哪一種模式,人員到位後,仍需要妥善的培育機制。新人到位,需要適應與融入;舊人升職,則需要能力上的充值。許多人都不願意承認,主管並非是任命後就具備能力,而是需要經過適當的訓練、培養、經驗交流等培育過程,才能當一個稱職的好主管。

我們長達10年的經驗,專業在課程規劃,設計了一套創意思考學習系統。針對設計業、文創業、服務業、設計業、行銷業以及學校,包括接待、營運、管理、團隊、包裝、品牌、銷售以及更深化的行業特別訓練。創意思考學習系統課程可以透過訪談,然後擬定出最佳訓練方案,並從有效的活動過程中,驗證訓練成效。

數年來,這套創意思考學習系統受到許多客戶的青睞,客戶的鼓勵,鞭策我們不斷更新。除了主要的核心精神不變之外,我們每一季針對舊客戶都推出新版本的企畫活動,讓無論是新舊學員,隨時都能享受到不重複的高品質教學內容。

我們的課程特色是:
  • 體驗式教學法:在活動中學習,全員都必須投入,參與感 100%。
  • 可以拆解組合:因為模組化,所以訓練時間有彈性。
  • 按照不同對象打造:量身訂做,對象可以客製。
  • 講課與操作一樣重要:不以 "聽到" 為主,而以 "學到" 為主,活動設計活潑有趣。
  • 關卡與任務:鼓勵組員激勵與團隊競爭,任務挑戰性十足。
這就是我們創意思考學習系統的特色。關於課程,我們推薦您閱讀:

★ 這些我都會,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訓練嗎?
★ 課程設計理念:提升式體驗學習(UP-EL)
★ 客製化課程設計的流程

客製化課程設計的流程

每一家企業有不同的訓練需求,如果你看了 最新課程列表 仍有想法,我們也提供課程客製化,讓企業針對問題量身訂做。


想要詢問客製化問題,請按這裡 進入表單系統 (開新視窗/填寫30秒內可完成之超簡單自動表單系統)。

UPEL 創意思考學習系統與體驗學習

蘋果電腦創辦人史帝夫‧賈伯斯說:設計不只是外觀與感覺,設計是產品如何運作。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說:未來只有「創新」才有競爭力,會讀書不代表聰明,更不代表創意,如果還是照老方法教學,就是大錯特錯。 

表演工作坊創辦人賴聲川說:創意,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 

PC 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說:內容與市場是無止境的衝突,你除了要有勇氣說別人錯之外,更要有勇氣堅持自己所說是對的。 

王品董事長戴勝益說:把身邊的人做人力資源總整理,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師。 遠流董事長王榮文說:追求不同、追求特殊、追求創意。 

創意人薛良凱說:人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如果你想變得更有創意,首先你必須自我改變。 現代社會,社會潛競爭已經從團體縮小到個人。個人自我能力養成,不但關係到自己生涯發展,更關係到團隊成長、企業發展。什麼能力是你可以帶著走,什麼能力是你一輩子需要,能幫助你克服各種難關?什麼能力是你學會了之後,能夠直接應用在工作上?什麼能力是創造你的競爭力,能彰顯出自己的不同價值,創造自己與其他人的差異呢? 

薛良凱老師超過十年的教學經驗,專業在各種課程規劃與活動設計。在多年顧問與數百家企業內部教育訓練經驗中,薛良凱老師深知訓練的重點在於學員吸收與活用程度,上課本身只是提供一個容易吸收的學習氛圍,重點還是要靠實務操作才能將知識、技能加以充分吸收。
對我們來說,學習過程中學員到底學會了什麼才更為重要;我們重視問題解答過程,強調解決的方法而非最後結果

有鑒於此,薛良凱老師發展出一套能增進學習效率的 UPEL 創意思考學習系統。原理其實很簡單:要學會一件事,絕對不能只靠腦而不動手。這種以過程為學習的模式,就是「提升式體驗學習(UPEL,UPExperiential Learning)」。簡單的說,UPEL的概念就是設計讓學員從經驗中學習,或是說從課堂上「做中學」


生動、活潑、有趣

無論是學校上課或企業教育訓練,我們設計的課程不但要動口,還要經常動手。每次上課的學員都像是在打仗,為了爭取獲勝榮耀,幾乎要絞盡腦汁用上所有能力才有可能過關。曾有一位同學開心的問我,「這些創意課實在太好玩了!這些課程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是不是有什麼原理在背後?」


體驗學習理論雖然很早就被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德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Zadek Lewin)和法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等人提出。

但是真正歸納、總結、並提出一套完整的架構則是美國教育理論家大衛.庫伯(David A. Kolb),也就是目前大家所熟悉的體驗學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這套理論已經很完備,應用在教學設計上非常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但是關鍵在於許多高階課程的「劇本」太難寫。從二○○五年起,我們的研究團隊開始將這項理論落實在研究所、在職專班、企業教育訓練上,加入更多「正面積極」的思惟模式而成為「提升式體驗學習」(這是EL前加了UP的緣故,UP有向上提升的意思)。


混搭、組合、劇本

我們用戲劇表演學到的經驗,在課堂上替每一位學員設計表演舞台。摒棄一對多的演講模式,讓學員在課堂這個虛擬的空間中,進行課程內容模擬操作。

按照實際需求,每一種課程裡面最多有高達80%的動手時間在裡面。根據課後問卷顯示,動手實做課程跟演講型態課程相比,學習成效平均提高了至少12%。

提升式體驗學習(UPEL)效果比傳統訓練好的原因,在於它的訓練基礎並非依靠記憶,而是仰賴學習者的實際體驗。 我在課程中增加「把概念運用在事件上」的實作方式,就是要幫助學習者腦裡的假設與假想具體化,我也叫這步驟是「實務演練」。按照腳本編排訓練方式,直接讓學習者下場參與模擬,當演練完之後,學習者對原先的學習概念將不會再是腦裡的想像。因為學習者實際經歷、體驗過,知道它的難易度與解決關鍵在哪裡,這就是我們提升式體驗學習(UP-EL)與其他學習方式的最大差異。

這些我都會,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訓練嗎?

 在這二十幾年來,全球企業都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變化實在太快。

雖然計畫趕不上變化已經是常態,但是企業要有能應付無窮變化的實力,就需要具備隨機應變的機制,或是儲備大量多元的人才。企業是由人所組成的,根本的解決辦法,並非是制定無堅不摧的組織,而是要建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團隊。

傳統教育訓練的範圍,最常見的就是新進員工精神與技能方面的教育訓練,或是對於中高階主管,依各部門之職務發展,針對幹部及儲備幹部提供管理課程教育訓練。整體來說,企業內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訓練員工符合企業的規定及要求,利用累積的企業知識,複製企業的成功經驗。

這種模式的傳統內訓方式有幾項好處:
  1. 快速複製經驗,能夠迅速讓新進者熟悉操作與工作環境。
  2. 整理出最棒的經驗,將好的企業DNA傳承給下一代接替團隊
  3. 100% 客製化,完全符合企業內部需求
運用公司內部資深同事以及原有的專任講師,再快速透過內訓教育,確實可以達成許多讓新進者快速進入工作崗位的準備。不過在急速變動的發展下,原先的常模多數漸漸不符合需求,慢慢發生經驗複製也沒效果的狀況,這問題是因為大環境的變化,而非步驟或是方法錯誤。企業面對的,是整體性的變化,需要外界異質、優良、多元的 DNA 加以補充。

不過,傳統訓練也有一些缺點。企業經常忽視以下四種學習:
  1. 核心職能訓練養成:按照企業實際需求分析,再經過企業競爭優劣勢判斷,進而產生的核心職能訓練,然而多數企業連員工需要具備什麼核心職能都不確定。
  2. 非技術性訓練養成:企業常忽略相對資深、幹部的非操作性訓練,只知道要求卻忽視這些一樣需要練習與訓練,例如人格發展、創意、團隊精神、領導統御、說話藝術、溝通技巧、穿著打扮等等,這些看似不重要的訓練,其實比什麼都重要。
  3. 主管本職學能養成:主管的本職學能可能因為面子問題,看不懂P&L、看不懂存貨跌價、不知道什麼是週轉,卻又不願意說。個人的阻礙長期下去,終會變成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
  4. 接班梯隊的管理能力養成:主管不是任命後就是主管,主管與接班梯隊的教育訓練更為重要。在管理層的戰略規畫、企業團隊、如何布局、如何管理下屬、商業人脈等等,都需要有機會訓練與磨練。
已故的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1909.11.19-2005.11.11)曾說過,「終身學習」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體悟之一,他在晚年曾經設定每年要研究二到三個議題,這樣才不會被資訊巨浪所淘汰。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更是身體力行,他所創辦的「盛和塾」從日本紅到大陸,專門為培育、再造現代企業主與二代接班人。


因應國際競爭,企業為了提升競爭力,會定期針對公司一般員工、管理層幹部、行銷、企劃、公關、創意、業務、研發等部門進行特殊教育訓練。最近幾年,企業發現有競爭力企業的人資部門角色十分重要,需要分攤企業一部分發展、更新、再造的使命,進而更需要接受這樣的訓練。

具體實踐上,有些公司會在年度教育訓練中,固定安排各種培育與教育訓練的機會,並準備預算舉辦不固定講座或專題演講,以維持企業競爭力。至於企業的核心職能業務或比較私密、關係到企業命脈的訓練,企業則會聘雇專業企業顧問、企業教練或是品牌管家,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競爭力的相對優勢。

薛良凱 普拉爵文創顧問團隊/執行創意總監

薛良凱 (福克斯)


普拉爵文創顧問團隊 執行創意總監
台灣社會向上發展協會 理事長
目前在 國立台灣大學EMBA開設創意與創造課程(與台大EMBA前執行長曹承礎老師合作)

經歷:
PC home雜誌總編輯、Cite城邦出版集團數位出版部副總經理、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 數位出版展區策展人、博庫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講師、台大 EMBA 講師、誠品書店事業處營運長、好果子智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部協理、國立故宮博物院顧問、學學文創志業講師 ( 及數家上市櫃公司顧問 )。

教育訓練與合作對象:
宏達電、鴻海、交大數創、城邦出版、格林出版、時報出版、台灣圖書出版協會、聯合報、台升、百靈佳、冠向、中鼎、精銳建設、TVBS、HTC、萬海航運、Christian Dior、廣交會、僑委會、必治妥、資策會、TKB台灣知識庫、學學文創、中華電信、Pospo博士博、林口長庚、台北馬偕醫院、台南成大醫院、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文化大學、高雄大學等學校部分學程合作講師、學學文創、台北市立圖書館、國立台中圖書館、國立高雄圖書館、行天宮圖書館、靜宜大學圖書館、資策會、國內知名學習中心講師、時報文化出版、格林文化出版顧問、文化部、資策會、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文建會、研考會、客委會、新聞局、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參與評審與計畫委員等等超過百家企業與學校教育單位。

輔導成果:
累積共兩百餘家台灣中小企業文創品牌,以及數家中國大陸品牌輔導

出版品:
擔任總編輯期間,出版各種雜誌書籍。最近出版的新書是《今天創意教什麼?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必修的13堂課》
誠品網路書店購買
博客來網路書店購買
PChome網站購買

延伸閱讀:



工作專業:
(1)兩岸文創產業顧問
(2)兩岸教育培訓業務

聯絡方式:
Email:
fox.hsueh@gmail.com
fox@projectworksgroup.com